其他
就业统计拒绝“掺水”,高等教育应有的诚信
摘要
教育部门严禁就业统计数据“掺水”,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就业信息的真实性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教育部门严禁就业统计数据“掺水”,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就业信息的真实性。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,已是不争的事实,在疫情影响下,很多用人单位都在缩减招聘名额,不少公司也取消、减少了线下招聘活动。但是,毕业生的就业率,被视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,为了防止数据太“难看”,一些高校就想走旁门左道,使出各种手段来美化就业率。
比如,有高校要求毕业生必须签三方协议,哪怕没有就业,也得想办法把协议签了,还有一些高校要求毕业生用“自由职业”之类的名义,比如做自由撰稿人、视频博主、快递员等,来假装成功找到工作。总之,不管采用什么办法,都要完成学校既定的就业任务。不少毕业生心存不满,却又无力改变,一些高校工作者也明知道其中的问题,但迫于压力,也不得不去给就业率“掺水”。
想真正解决上述问题,光靠个体师生的呼吁是不行的,需要从制度设计的层面,出台强有力的规定。如今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大高校严格执行“四不准”“三不得”的规定,就是要建立一套预防就业率“掺水”的机制,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、引导高校与市场合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,提供更精准的支持。
高校实事求是,从片面追求高就业率的压力之中解放出来,也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预期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掌握了真实的就业数据和就业情况,高校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才能未雨绸缪,有的放矢。比如,某些专业就业形势堪忧,学校便可以适当缩小招生规模,而填报志愿的学生和家长,也能根据真实的就业信息,调整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规划。对于已经步入求职季的毕业生,真实的就业信息,也能帮助他们抓住求职的最佳时机,灵活选择就业。
在高校提供的真实就业数据的基础上,全国各地的教育和就业保障部门,才能进行合理的政策规划,促进就业的相关举措,才能更加有效。比如,一个地区到底能够吸纳多少就业人员,需要制定何种有针对性的创业就业政策,都需要以真实的高校就业数据作为参考。基础性的数据错了,显然无助于化解就业难题。
更何况,不造假、讲诚信,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。平心而论,毕业生一时求职困难,但并非没有转圜的余地,而学校给就业率“掺水”,反而可能损害学校声誉,失去社会对高校的信任,也不利于给毕业生诚信做人树立良好的示范。因此,高校要保证就业信息的真实,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上好诚信这一课。
撰文/黄帅
编辑/白毅鹏
中国青年报·中国青年网出品